

桑和朵瑪 : 西藏離散社群的流動與社會韌性
9786263105997
Select Quantity :
Description
Author : 林汝羽
Publisher : 麥田
這是一個外族人進入藏文化找尋自我的故事,個人「應該屬於」的國家以及「自己是誰」,總歸必須是自己的選擇。
相較於世界上其他的難民群體,西藏人是一個特殊的個案。這個群體以印度為主要的遷入地,其中包括以學校為目的地的孩童與青少年、因宗教因素追隨領袖流亡的朝聖者、出生與居住在安置屯墾區,繼而以難民身分生活的無國籍人。這本書主要描寫的就是這三群人,他們並非完全不重疊的類型,如同生命延展的方式,他們可能從一種樣態流進另一種樣態,再長出新的生存方式。
▌親身走訪,第一手眼見為憑的真實紀錄
作者對西藏的興趣自二○○五年的背包客旅行後便持續發展,之後對於藏人在印度受到的抗暴英雄待遇、長期扶助且可歸化的難民地位、難民社群如何立足開枝散葉的過程特別感興趣。在西藏與印度長期觀察無國籍難民,無論是遷移或是途中的生活種種,對他們所來及抵達的地方,都有各種不同的影響,本書直面這些人的所思所想。
▌如何從他人,歸納回臺灣的自我
經歷過眾多政治磨難的藏人社群於臺灣而言像是一個身世悲傷程度相近的朋友,因此能看出對方的傷痕與韌性。國族和國族之間雖無法有真正的親密,然而在價值的認同上兩群人卻是相近的,在人權框架下受到國際社會選擇性忽略的待遇偶爾也可以聲氣相通。
流亡生活中的踏實、定居共生裡的難,其實我們並沒有那麼不同。
Related Products

翱翔的大冠鷲:台灣當代原住民藝術演講[田園城市]
£ 14

沒有小孩的她們
£ 16

英國皇家植物園巡禮
£ 21

通學7 : 香港奇譚
£ 16

多謝廣東歌讓我好好過
£ 11

就係香港023 2024年秋:家居香港
£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