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必須努力工作 -- 羅丹論
Author : 萊納.瑪利亞.里爾克
Publisher : 商周
羅丹的祕密──對勤勞工作的愛
這位大師的祕密,便是對勤勞工作的愛,他是一個不可阻擋的「愛者」。他是一個永遠懷抱渴望、永遠充滿熱情的人。
1902年,26歲的里爾克,親赴法國默東,以弟子取經之姿,與時年61歲,享有國際盛名的雕塑大師羅丹近身相處,大師的「必須努力工作」和對「物」的觀念,深深影響詩人以後十年的創作觀。
里爾克以生動之筆呼應了羅丹雕像中的動感,讓羅丹的一座座雕像在他筆下活躍起來:
這個雕像就像一棵樹的側影,在三月的暴風雨中顫抖著。夏天的果實生命充盈,不再留在樹根,而是逐漸向上延伸,面臨大風將會折斷的枝條。--《青銅時代》
波浪湧過倆人身體,抖顫起圈圈漣漪,力的充沛,美的預兆,這就是為何眾人能從他們身體看到吻的銷魂,宛如旭日初升遍照大地。--《吻》
他坐著凝神沉思,用盡全身力氣思考,整個軀體都成了思考的頭腦,他的血液循環便是思緒。他必須把他們融入自己,彷彿象徵著思考的巨大壓力和責任。──《沉思者》
本書如文字展廊般,是羅丹的雕塑傳記,也是一本充滿文字神采的文學之作。
書中談及「物」與「美」的關係,是里爾克從羅丹提煉出的藝術論,他以詩的語言和見解,述說羅丹的藝術深度,為讀者搭建了一座通往羅丹雕塑世界的橋梁。
里爾克對羅丹心靈與雕塑作品的深入解讀,讓本書成為羅丹研究的重要之作。書中更充分展現了詩人對藝術的穎悟與燦然文采。
做為一本「傳記」,里爾克如同羅丹的人物肖像般,貼身敏銳觀察傳主,捕捉住整體生命流動中的神采,並於生活中一次次精確地觀察與描摹,為羅丹進行了文字的肖像雕刻。
閱讀本書,不僅再現了世界雕塑大師羅丹的形象,及對其雕塑作品的再認識,同時包含著對「創作之思」之探掘,找到了它,就能發現創作不竭的動能,以及羅丹具有跨世代、跨文化影響力的原因。
Related Product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