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開明天:2021年緬甸自由運動
9789860603767
選擇數量 :
描述
作者 : 孔德維
出版社 : GLOs
花開明天:2021年緬甸自由運動 2021年春,緬甸政變,緬甸人奮起抵抗換來軍政府的血腥震壓,震驚世界!緬甸政變何以發生?緬甸人民的抗爭又將造成什麼樣的蝴蝶效應、影響全世界?本書邀請臺港學者,各自以其歷史學、人類學、區域研究、國際關係等各種專業背景撰文,彙集了九篇文章,從多種視角介紹這次運動。諸如:馮嘉誠為本書撰寫概論,以2020年的選舉結果、軍隊內部權力結構、國際互動、抗爭組織與形式四個面向,分析緬甸人民在2021年何以不懼真槍實彈,長期抗爭;而政府亦何以採取激進手段堅持與公民社會及國際社會對立。馮嘉誠亦另有一文聚焦軍政府長久以來的利益版塊及當下處境。周浩霖則以在地經驗與深入觀察,析論企業、傳媒與公民社會在這次運動中的角色,指出政府與公民社會的對抗不單在街頭,更及於社會的不同版塊。又坊間多有傳言中國支持軍政府,施穎諺卻提醒我們中國以投資者的角度出發,支持軍方只能說是無奈之舉,與軍方對立的翁山蘇姬與中國有著更友好的往績;事實上,中國、歐美、東盟各國在緬甸事件中均處於極尷尬的角色,可謂緬甸的政變與自由運動爆發,並沒有令任何國家獲益,介入其中反將付出不少代價。劉忠恩便就作壁上觀的各國,深入分析;相對的,以美國為首的國際社會自緬甸政變以來,頒布許多外交干預以及對軍方的制裁,效果又是如何呢?楊庭輝一文以緬甸案例為中心,分析「制裁」效果的有效性。此外,互聯網與社交媒體的流行,亦使各國公民展現出去中心化的聯結:防毒面具、黃頭盔、前線、防暴警察,不少緬甸青年直言仿效了臺、港、馬、泰等前人的示威模式,陳薇安介紹了「奶茶聯盟」這種由網絡實現的跨國社會運動聯動之源起與侷限,沈旭暉則以香港案例仔細與緬甸比較,指出抗爭者超越現實主義計算的行為如何令政權衍生出相應的回應方式,並申論了同為英國殖民地的香港與緬甸過去數十年的密切關係;馮智政一文更延伸闡述了英國殖民政權結束後,香港和緬甸兩地各自的發展狀況。
其他產品

經歷三番相同:讀中國歷史看聖經故事3
£ 15

世界史上的中亞:跨越滿洲森林至黑海周緣的四萬年史
£ 20

民族重建:東歐國家克服歷史考驗的旅程
£ 26

廣東話讀香港歷史系列 1 : 通用廣東話 讀香港衣食住行史
£ 17

韓國史: 悲劇的循環與宿命
£ 16

毛澤東的大饑荒
£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