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逃避自由:透視現代人最深的孤獨與恐懼
9789863591092
選擇數量 :
描述
作者 : 埃里希‧佛洛姆
出版社 : 木馬文化
1941年初版的《逃避自由》是佛洛姆一舉成名的著作,不但可作為兩次大戰之後社會政治現狀的詮釋,也以心理哲學角度對當代社會作了系統而強烈的批判,自發行以來風行歐美聲勢不墜,被譽為精神分析運用在社會學的傑作。
佛洛姆從心理分析出發,關照政治、文化、經濟面向,闡釋人類性格特質與社會環境互為形塑的觀點,針對現代人的意識型態和性格結構在資本社會與民主潮流下所形成的困境,作出精闢的剖析。他診斷社會病態的歷史根源,也明確開出克服困境的處方,指出人類應如何理性生活,創造幸福、建立良好的社會結構。
「傳統社會安全而不自由,現代社會自由而不安全;正是這種不安全的自由使人產生種種逃避傾向。」現代社會在資本主義和民主潮流發展下,雖以「自由」和「個體化」解放了種種束縛,卻在人性底層和集體心理引發孤獨的不安與恐懼,讓人覺得自己微不足道、無能為力,更形成與自然、社會和人際之間的疏離。因此,現代人無時無刻要逃避自由,潛意識希望回歸中世紀穩定的經濟地位和權利關係,以尋求安全和歸屬感。正是這種心理上的不健康傾向(施虐-受虐/破壞-迎合)形成法西斯主義的社會基礎,這種孤立和恐懼同時精準反映在現代人嚮往權威、跟隨流行、迎合社會標準等各種拋棄自我的行為。
現代人在自以為是的獨立品味和自主選擇背後,面臨了被資本社會和倫理斷裂制約的危機,本書讓我們對「人心為何被俘虜」有更清楚的體認,從而有勇氣思考自己真正想要什麼,發揮創造力,在自我實踐的道路上重獲「積極的自由」。
其他產品

我殺了我的家人:「照顧殺人」當事者的自白
£ 14

韓國文化創意政策動向
£ 15

左膠是如何煉成的
£ 23

絕望者之歌:一個美國白人家族的悲劇與重生
£ 17

南亞研究新視野─政治發展、國際關係、經濟社會
£ 13

最壞的時代 最好的時代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