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由 香港人市集平台 提供

English   |   登入

廣東俗語正字考

9789629922214
選擇數量 :
描述

次文化堂社長彭志銘的著作《正字正確》,掀起香港一片「中文正字」熱潮後,今年,新作《廣東俗語正字考》,除了講解廣東俗語背後的嶺南文化,及與香港人的關係外,更將「廣東話」裏那些被誤為「有音無字」的古漢語正寫,逐一闡述,例如:「威水」本是甚麼呢?「雲吞」兩字是否正寫?又或「論盡」、「乞癡」、「奄尖」、「閉翳」、「辣撻」、「興恰恰」、「立立靈」……又點寫的呢?本書用二百多個「廣東老潮語」,說明廣東保留了大量中國傳統雅文化。

| 內容節錄 |

自序

中國,自五四運動後,力倡白話文,以北平語為基本,正名「國語」,其他地區土話,一律視作「方言」,殊不知,各省縣市村鎮的談話語,都有其獨特性,非北平話能代之,講真,北平話不是中國語裏最好的一種文體,廣東話才是保留着中國最古舊傳統文化之代表,北語真望塵莫及。

北方人常借古諺「南蠻鴃舌」來貶低中國南方語言,但不少文獻典籍,皆力證粵語的重要性,例如,日本及韓國使用的漢字讀音,多與粵音相近;又或,中國古詩囋唸,平仄押韻,亦以粵音為準;還有,字義方面,不少鮮用荒廢的僻字,其實,本是古漢字,但因只留存在廣東,遂被打作「粵方言字」。

當然,現有的「廣東字」,不一定全是「中原古漢語文字」,它從北南移時,定必曾跟此地的土族文化碰撞和融合,才形成另一文化產物,不過,經多位專家學者研究下,廣東話語系裏,仍保存大量傳統中國古語,至少有二,三千年歷史,可追溯到秦漢之上。

文字,是思想、知識的載體,廣東話就是傳承着中華文化的血脈,嫡系根源,是珍貴的文化瑰寶,怎可不好好的檢視和愛護?

本書,雖叫「正字考」,查實,也很淺薄,未深入研究的,嚴格來說,只算得是「查核筆記」,皮毛粗糙,出版此書,願望有三:

第一,紀錄和說明「粵方言」與「古漢語」的關係,藉以推廣嶺南語言文化,挑動大家對中國文化的關注和
興趣,接手加入文化傳承的行列!

其次,雖然,我只做了簡單的闡述工作,但這基本原始功夫,是必要的;我的想法,是由我打頭陣,作初步整理,為後來的研究者開路,讓他們可有更多時間深探下去,也是不錯的吧!

再者,我自己好想繼續研究下去,所以,現投石問路,望各路高人如發現我的錯漏紕繆,請不吝賜教,等我好好修正更改,精益求精,出番本《廣東話大全》。

最後,在此要感謝《AM730》報的編輯葉慧嘉小姐,因「廣東俗語」那些生僻死字,要全新再造,方能刊登,難度頗高,幸得她細心跟進,才可每日順利見報,多謝!

分享給朋友


其他產品

最後的故事:殯莽禮儀師之畫夜行事錄
£ 16
憤怒的大日子:莫內、芙烈達、歐姬芙、巴斯奇亞......從壞情緒轉生出的藝術創作
£ 17
遊走香港屋邨誌
£ 18
粵語歌詞創作談(增訂版)
£ 13
We Have a Dream 我們的港隊
£ 13
九龍地寨簡史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