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故事專案:我們如何與生命中的意外動盪共舞
《逆思維》與《隱性潛能》作者亞當.格蘭特
《過得還不錯的一年》與《五感全開》作者葛瑞琴.魯賓
《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作者查爾斯.杜希格
口碑肯定!
*****
在某次個人危機的驅使下,暢銷書作家費勒決定訪談各行各業中歷經劇變的人,研究他們如何度過生命中的艱難時刻。他花了三年穿越全美國,聆聽並收集數百人的「人生地震」故事:從失業到失去至親,從轉行到改變關係,從戒癮到恢復健康,甚至僅僅尋求嶄新的開始。接著他仔細分析這些故事中反覆出現的主題和模式,理出有什麼寶貴教訓能幫助人們捱過動盪,茁壯成長。
費勒首先發現,傳統的線性人生觀已經過時,人生不再由循序漸進、可以預測的階段(像是接受教育、投入工作、步入婚姻、養兒育女乃至退休等)所組成,而是充滿意想不到的轉折,這些變局會擾亂生活步調、挑戰身分認同,迫使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價值觀。
本書第一部〈非線性人生〉探討了線性人生觀為何沒落,以及非線性人生觀如何興起,並藉由眾多事例,揭示那些徹底改變人生意義、目標的重大經歷背後的成因。此外還討論完美平衡的人生需要具備的三個關鍵要素:能動性、歸屬感和使命——一旦這些要素失衡,我們就會感覺生活失去了意義。
第二部〈重塑你的人生〉關注人們如何應對他們遭逢的劇變,從中創造意義。對此費勒提供了六種工具來幫助人們應對人生大地震,分別是:
一、紀念它(將改變儀式化);
二、擺脫它(捨棄舊心態);
三、創造它(嘗試新事物);
四、分享它(學習他人智慧);
五、啟動它(展示新自我);
六、說出它(建構新故事)。
對於以上每個工具,他各花一章詳盡探究,當中他強調接受改變、發展新思維、尋求他人支持,以及講述自身故事的力量;亦說明了儀式、哀悼、創造力和社群在幫助人們應對人生劇變方面的助益。
此外,費勒還借鑒心理學、社會學、歷史和神話等領域的研究成果,為讀者提供了豐富的洞察力,進而提供具體策略,幫助讀者在不確定的時期重建生活、讓日子重返正軌,將意味著困難與不確定性的「轉變」,轉化為了解自身與提升自我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