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由 香港人市集平台 提供

English   |   登入

就係香港024:香港造,造香港(2025年春季號)

9789887481867
選擇數量 :
描述

作者 : 就係媒體編輯部

出版社 : 就係媒體

What:香港製造了什麼?
Why:為什麼會有「香港製造」?
When:「香港製造」在什麼時候開始出現?
Who:哪些人對香港製造發揮了關鍵性的角色?
Where:世界上有哪些地方可以找到「香港製造」的產品?
How:香港製造的know how是什麼?

香港製造,如何造就了今日香港?
在當下及未來,又如何承傳及開創?

本期精彩內容:
REmap// 百年路上,香港如何製造?
回溯1841-1941這一百年間的香港製造,若跟戰後五十至八十年代去比較,後來的香港製品雖然有了不少轉變,但出口導向且受到中外政治及經濟形勢的影響甚至主導的環境脈絡,卻一直未有改變。早期的廠家如何在有限的資源、動盪不安的時局中,掌握時機,突圍而出?

REach// 香港製造,出口全世界
自二十世紀開始,大部分香港製品都外銷到其他地方,在產品設計和質素控制上,能靈活地配合當地市場的需求,提高了香港產品的競爭力。然而出口市場對於港產製品的設計亦起著決定性影響,且會隨著年代及市場環境而改變,Made in HK的定義,在不同年代亦有了不一樣的意涵。

REprint// 百家百業,廣告物語
在Made in HK產品大舉行銷海外的六十年代,無論對外對內,宣傳廣告亦變得更多樣化。這些廣告雖然來自一個產品攝影仍未普及年的年代,絕大部分仍依靠人手繪畫的插圖,不但突顯產品本身的重點,也展示了某個年代的美學特色。

REbranding// 駱駝牌&紅A——三代傳承,工業精神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包括紅A和駱駝牌等廠家製作的產品,因價廉物美而備受國際市場青睞,讓「MADE IN HONG KONG」這一個標籤成為了具品質的保證。今天這些工業已由第三代接棒,面對當下愈趨複雜的社會和市場環境,他們眼中的「香港製造」還有什麼意義?他們心中所嚮往著的那份工業精神,又能以怎樣的方式繼續展現出來?

REmains// 工廈,工業時代的見證
香港的工業大廈是一個逝去年代的紀念碑——在那個年代,香港的繁榮建基於製造業和輕工業,但隨著企業紛紛越境北上,然後向外遷移,工業建築卻無法隨之遷移而被遺留下來,與這個迅速成為金融服務中心的城市,格格不入⋯⋯

REnew// 舊工業,觀塘新社區
由五十年代開始的衛星城市計劃,以至六七十年代的新界新市鎮,不但疏導市區密集的人口,更藉著工業發展帶來大量就業機會。到了八九十年代後,工廠北移,原先的工業地區包括觀塘、牛頭角、九龍灣和啟德在內的九龍東地區,可以如何重新定位,既保留本身的歷史及工業遺產,同時又把城市引往下一個新階段,為社區和市民帶來更理想的生活條件?

REvive// HK Textile 織出香港故事
二十世紀初香港已有織造廠,但主要是小規模工廠,真正出現有規模的紡織工業,卻要到1940年代,當多個上海棉紡家族先後來港設廠落戶。這一群上海工業家,帶來了龐大的資本和技術,造就了五十至七十年代之間紡織業的黃金年代,也成為本地一個特殊的群體,將族群身分和企業家精䄂融合,形成某個年代香港獨特的企業文化。

REthink// 風流雲散——香港製造的味道
「香港已沒有幾多本地製造的食物」,這句說話,好像是個不爭的事實。但這是否屬實?又有沒有再討論的空間?以飲食角度來看,為什麼大家要執著於「香港製造」?「香港製造」有何吸引力?「香港製造」又在幾時開始消失?若它真的正在消失,又有沒有復興的可能?

分享給朋友


其他產品

腳下魔法 血淚東歐(簽名版)
£ 16
是旅行也是人生
£ 17
致不甘離散的你
£ 17
2025年楊天命蛇年運程贏
£ 17
有形之手的管治:我與中共周旋三十年
£ 21
《電影萬歲》A碟
£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