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年情感忽視2
我們真正需要的,是在關係中,擁抱曾被忽視的自己
真正的療癒,是不再逃避與人連結
[原書名:童年情感忽視・實戰篇]
★暢銷書《童年情感忽視》成年子女實踐版
★如何和伴侶、孩子、父母,建立情感連結?
★特別收錄「童年情感忽視自我評量表」
★「感覺詞彙表」841種形容詞,幫你指認自己的情緒
你在關係中有以下的狀況嗎?
・即使在穩定交往中,仍時常覺得空虛寂寞?
・在另一半面前顯露真實情緒,會感到彆扭、不自在?
・和另一半的對話往往繞著事務話題,不觸及情感層面?
・開始談戀愛的時間,比一般人過早或過晚?
・當別人問你是否穩定交往中,常有一言難盡之感?
「童年情感忽視」源於童年時期,父母沒有對你的情感需求做出充分回應。
全球有數千萬人的生活都深受其害,從童年開始,就習慣了壓抑自己的情緒,將所有感覺阻隔在外。然而,在成年以後,麻煩就大了。他們不明白自己為何無法與人建立親密連結,內心難以獲得真正的滿足,覺得既空虛又寂寞。
受到「童年情感忽視」損傷的人際關係,像是正常人際關係打了折扣的版本。更糟的是,那些受到「童年情感忽視」影響的伴侶,他們大多對此一無所知,他們從小就缺少跟自己情感的連結,遑論有能力與他人建構情感交流。
遭受「童年情感忽視」的人,最常遇到哪些問題?
從「童年情感忽視」恢復需要時間,在療癒自己的過程中,韋伯博士發現擁有「童年情感忽視」的人,最常遇到這些問題:
◎現在我終於知道我的父母在情感上忽視了我,我該怎麼跟他們相處?
◎我對父母感到憤怒,但又為這樣的情緒充滿罪惡感。我該怎麼辦?
◎父母要如何改變自己和孩子的互動,才能為孩子提供他們所需的情感認同?
◎我覺得我的丈夫有「童年情感忽視」的症狀,我該怎麼和他談論這件事?
◎我真的能夠療癒自己關係之中疏離的情感嗎?
在這本書中,韋伯博士讓「童年情感忽視」這概念更上一層樓,超越前一本《童年情感忽視》自我療癒的向度,將修復工具運用在療癒「童年情感忽視」對於婚姻、親子教養、以及你與老後父母的互動關係上,更強化了日常生活中與他人應對的實際方法。
透過「童年情感忽視」這個強力的透鏡來檢視自己和人際關係,彷彿為人們打開一片新大陸。《童年情感忽視2》就像一個溫柔的嚮導,陪伴那些面臨「童年情感忽視」議題的人們,度過生命中最重要的變化時期。
Related Products





